1982美国7.8分犯罪剧情《寻人》BD1080p.中英双字


寻人海报

名称:寻人

别名:陈先生失踪 / Chan Is Missing

主演:王正方 / Wood·Moy / Marc·Hayashi / Laureen·Chew

导演:王颖

地区:美国

年份:1982

语言:英语 / 粤语

时长:76分钟

更新:2025-01-11

寻人剧情介绍

影片讲述旧金山市两个出租车司机在唐人街里寻找一位偷走他们四千块钱的神秘客人的故事。虽然只是一部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低成本影片,但这部影片被认为是独立制片的先锋作品,而且把亚裔美国人作为影剧院片主角引领到了大银幕上,而从此王颖也进入好莱坞主流导演行列。

寻人下载地址一

最新资源已封禁吸血客户端,迅雷用户请更新到最新版,推荐使用qbittorrent、utorrent、BitComet等bt客户端下载!

寻人下载地址二

寻人下载帮助

  • 0.推荐使用bt软件下载新资源磁力链。不保证电驴地址可正常下载。
  • 1.如使用迅雷下载提示‘任务错误,未知错误,敏感资源,违规内容,版权‘等等,可留言报错
  • 2.出现以上情况与本站无关,因迅雷官方响应政策屏蔽资源导致。
  • 4.如遇到老片迅雷下载速度过慢,可试着复制ed2k电驴地址或磁力链到迅雷网盘或百度网盘离线中下载,也可以试试迅雷会员速度加成。
  • 5.如某片全部地址都无法下载,建议您到留言中心告知。

寻人豆瓣热评

  • Hinkly2013-09-23 00:02:06

    粗糙的形式主义,归根结底要寻找的人只是一个象征符号,几可用无聊透顶来形容此片

  • 又又2011-05-26 12:46:00

    記得誰說過,王穎和李安同是美籍華人,但創作的電影卻完全不同,李安總是加入很多中國元素,實際是排斥美國文化的,而王穎則恰恰相反,努力融入美國文化中,然而華人的身份自始至終是最大的障礙。

  • coie2020-10-27 05:14:16

    伪纪录片。用寻找陈鸿接触到的罗生门访谈,来构建起整个唐人街景象,构建起来的华裔模样其实也是片面且支离破碎的。Chen is missing也是中国元素的丢失,Jo和Steve的分歧也是唐人街FOB和二代三代四代ABC代际之间的观念变化和矛盾。在中国观众眼中,都是uprooted的一群人,其中身份缺失带来的孤独感在连串的美式幽默里更显眼。西方观众可能更偏向感觉到华裔在主流影像里的缺失。虽然王颖是高中才从香港去美国,但这片还是明显有好莱坞对唐人街刻画的影子,比如这个有侦探功能的jo,让人反应到Charlie Chan系列,还有必备的麻将馆,黑市和厌恶“老美”的中国厨子。

  • 烤芬2019-09-30 14:21:00

    许是最近身份危机再次达到空前巅峰,对华裔美国人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产生了很大兴趣。到底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性/Chineseness”,国民性、文化认同、政治立场、传统与习惯,这些标签都太复杂又太简单。来了多久?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失踪的友人就是华裔风雨飘摇的身份,如黑色电影里的案件般,素人侦探在层层扑朔迷离中最终也找不到线索。第一代第二代也好,社会底层还是中上游也罢,问题不在于认同哪一边,而是连哪一边的定义都愈发模糊不清,如某天在“异国”土地忽然意识到自己失了“与生俱来”的能力,谁能救我?只有水中虚像,好像是自己又不是自己,但总之不是别人。那么多异化唐人街的电影,这部好歹是“自己的”了,问题是,“自己”又是谁呢?

  • xrlong2022-06-11 23:55:45

    借用黑色电影中经典的侦探寻人、政治惊悚故事框架,在非职业演员参演、摄影机走上街头的纪实风格下,穿梭唐人街,“寻”的不仅是某个具体的人,还有美国华人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之道。倘若代入类型模板的视角,也能发现融合与冲突的主题:角色在设定上主动地适应,遭受婚姻问题的老手与性格迥异的火爆新人的组合可谓这类黑色电影标配;许冠杰作为在华人群体中颇具时代印记和本土性的歌手,他的改编歌《加价热潮》在片头的定势作用可对标Neo Noir的爵士乐和Blax的放克乐,第二首《哪里是吾家》更是直接点题;而到了结尾,歌曲却转为美式视角的Grant Avenue,华人形象与认同都交由他人决断,一如这趟结果破碎终于迷惘的寻人之行

  • 一颗苹果2014-03-24 00:52:06

    这算是华裔的Killer of Sheep 和 The Exiles 吧,好评。

  • 山下猫2022-02-01 15:07:24

    声音粗糙了点,可能是风格。絮絮叨叨聊天,手持摄影穿梭在各色人种的逼仄空间,还挺重庆森林。男主老头有点像许冠英。

  • OreoEmpanada2014-04-23 11:56:45

    王颖的处女作继承了美国早期独立电影强烈的纪录片质感和类型片元素的引用杂糅。作为一份对三藩唐人街的观察手记,他所寻觅和探索的不仅是在美华人为之迷惘的身份认同,还有真实的中国人形象在电影中可能的存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都是出人意料的丰富。失踪的 (Charlie) Chan一语双关。

  • Clyde2016-07-27 16:47:18

    借寻人之途,展现80年代的美国唐人街风貌,各式人物粉墨登场。王颖的长片处女作,独立制作,有粗砺感,还披上悬疑片的外衣,也算反类型的尝试之作。

  • lcsun2012-03-15 21:42:46

    既有新浪潮式的跳接,也有紀錄片式的獨白,技術上讓人眼前一亮。瞄準的則是在美的華裔,並非李安式的“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而是在那個環境裡即使抵觸也會不知不覺地變成一個“美國人”。王穎是個好導演。

  • [Deleted]2020-02-02 13:44:42

    关于中国的新浪潮;寻人更深层次是文化的探寻,唐人街和美裔华人是外国人的“老外”,也是逐渐失去传统中国人的“老外”;Chan先生的线索和不知所踪正如ABC中国背景和所身处的环境一样,在一种没有未来方向中对自我身份迷茫的怀疑

  • Anubis2021-10-03 10:41:00

    惊为天人。早期华裔电影还有这么地道的slacker noir,80年代初的三藩chinatown观光70多分钟根本看不够,以及早就点破了unified identity的不可能(“that's a bunch of bullshit, man. That identity shit” lmao (Criterion频道本月新上架,可能导演蓝光套装也不远了?感激

  • Mango2011-07-17 23:01:21

    雖然topic和search的方式均老套,但形式還是露鋒芒.外來者的尷尬身份尋找認同,兩個在街上游蕩流離失所的異鄉人.陳先生無處不在又從未存在.第一人稱敘事,偽紀錄片,結構渙散均指向迷茫.結尾街景+音樂高潮了.

  • LoudCrazyHeart2023-01-17 16:04:21

    就像结尾各路人马对Chan的定位一样,每人看待的视角和观点都是不同的。华裔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可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身份认同依旧是个很大的疑团,笼罩在线索中。就像两人最后争执于为何不将此时告知警察时,已经完全体现了老青两代人不同的观念。移民们始终是要落地生根的。

  • 彼得潘耶夫斯基2022-07-12 13:26:02

    这是一部关于亚裔美国人在美国融入当地文化生活的故事片,拍摄于1982年,是我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涉及身份政治和文化融合的电影。在影后谈之中,导演王颖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特有的语言魅力,尽管他不是学理论出身,但是可以想见,他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写作者和访谈人,能够清晰地把所有关键信息井井有条地指认出来,并且让观众感知到他拍摄过程之中所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素材与思想。他介绍了影片之中人物是如何被采访的,以及作为早期的贫乏艺术,如何从有限的资金、资源、人力、物力之中,组织一个团队。 这部电影,他自称不是受到了文化政治的影响,而是来自于戈达尔的新浪潮电影,以他为代表的黑色电影的影响产生了更大的作用。所以王颖在黑白和光影的应用方面,有很多的考虑。除了新浪潮、黑色电影,还有第三个层面就是,考虑到一种关

  • 遠濤2021-10-31 11:56:13

    王颖早年的怪鸡黑白实验电影,像(最好的)学生作品,循着两个城市侦探的脚步(搵乜鬼,睇死你两条友乜都搵唔到架喇)可一窥摄影机所捕捉的1982年三藩市(尤其华埠)人与地方的面貌。那么多议题蜻蜓点水,仿佛没说什么又尽及一切。刚从中国文化中心结束讲座出来的那位教授是谁?很地道的才艺表演嘛,看来是真的教授。

  • 黑特-0072022-08-04 20:57:22

    一场公民凯恩式的追寻,陈亦是种麦高芬,半截发现是伪纪录片形式更狂喜。想到《吾国与吾民》中的诸多“中国性”,中国人本就是一种矛盾综合体,本土人都不能完全理解,何况华人(不过故事的背景居然是——好吧!)

  • paradiso2024-11-14 15:07:12

    哎这种16mm的用周末时间拉亲朋好友拍的电影好看起来可太好看了,正统美国独立电影外壳,内核和人物是近乎纪录片般展现了唐人街来源多样、立场复杂的世相人情,角色鲜活,甚至有一段还是唐人街里的菲律宾老年活动中心。别看两岸三地的但只要讽刺老中性情,哪怕用二代移民的美式rap讲出来我们依然可以会心一笑眉头一皱,始终隐身的老陈就是这无法定位的身份的象征。“要不你们折中一下到10月5日一起parade吧,一拨走左侧,一拨走右侧” 王方正演的一口京片子满嘴中英文段子的厨师亮瞎了...虽然前述段子不是他说的。他说的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讲老陈身为台大电机尖子生沦落到餐厅端盘子,一次见一桌老同学进来他立刻溜了,因为“斯文扫地”,这字正腔圆的四个字可谓掷地有声啊。

  • 幽灵不会哭2023-03-19 16:45:46

    黑色电影的外壳中套入纪录片式的风格,王颖用一个出租车司机和他侄子寻找神秘合伙人的简单故事探讨了华裔移民在美国的复杂身份边界和迷茫现实表征,十月一日过一次,十月十日过一次,为什么不十月五日一起过了?八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地球彼岸那块大陆的急剧变化,在旧金山看似平静的唐人街也暗潮涌动,在美国银幕上的刻板的华人形象也被分裂与打碎了,两岸、南北、金钱与政治、文化与传统,“陈”在家人、朋友眼中的形象千差万别,甚至自相矛盾。随着调查的深入,“陈”反而变得越来越模糊了,电影主题也不在于找到失踪的真相,而是失踪本身就是华裔社群的一种常态,它们被片面地定义和被忽略,而“中国人”这个概念也和“陈”一样变得立体生动了起来,即使我们无法获得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但至少在这部短短的电影里我们能看到统一下的差异,异域中的故乡

  • 断弦的耳朵2016-06-27 03:35:43

    东方人的故事西方人的视角。小人物大背景,主题上一语双关,一代海外华人的客观写照。

  • 滿神的異教徒2023-04-01 17:52:21

    Jo和Steve在长堤旁的对话,正是本片的重大关节点,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失踪的又何止是Chan

  • 云雾敛2022-11-04 21:33:35

    破坏观感的技术缺陷是开始主观视角与伪纪录片模式下的事外采访者目光的混淆,令人迷惑观影者应当处在代入性的角色询问,还是客观的现实访谈。寻人在脉络中成为一种动因,串联唐人街群像的由头,在问询过程中达到当时真实状况的捕捉,因此散漫出主线的其他人物与情节成为必然的一种样貌。主体悬疑气质最后的保留,将处于黑暗中的人物本身化为一团谜案,不仅指向华人在美国环境下的自我问题,更代表着中台美复杂政治局势下个人的归属,以及坚持倾向与社会的抵触与挫折。这样没有最终寻到也成为最优解,因为现实复杂问题本身的无头绪与结果。情绪上的低垂与哀伤多来自黑色电影类型式男主坚持却无方向的探秘,在面对触碰到的真相的相关物品后的无解。同时也来自叙事间隙许冠杰的歌声,歌神的歌在港片影坛许氏兄弟悲伤的小职工心绪外又多了一层感情。

  • 欢乐分裂2022-03-12 22:23:29

    3.5;藉由一桩寻人启事探访唐人街深处,悬疑外衣下对几代在美华人文化观念和身份认同的探讨,镜头风格很有新浪潮的意思,镜头逡巡的游荡与不知所踪的罗生门主角很富保罗·奥斯特之味了(难怪两人后来会合作)。

  • マツハラ2023-01-25 18:13:37

    @Criterion Channel. 麦高芬的使用与Film Noir的气质是从美国“电影传统”中汲取的养分,多语言-交杂的声部还原彼时唐人街的集体心态,影像的噪点与晃动与暗流涌动的政治背景相得益彰。珍贵的历史文本,但又是极具吸引力的时代景观。

  • 黄小米2016-09-19 21:13:45

    好看呀。黑白的八十年代三番华埠。马尼拉老年活动中心交际舞。遥遥走在很多人比如王家卫前面。主角是当年亚裔剧团成员。怎么后来出道了反而拍一些喜福会之类的。可能是为五斗米折腰

  • 电车2022-05-31 00:23:39

    借寻找失踪的陈鸿之由,探寻在美华人的身份认同问题。操着地道美国口音的乔,似乎正在成为美国人的路上越走越远,寻找陈鸿的过程,是在寻找美国历史中被遗忘的华人的过程,也是在慢慢正视自己身份的过程。正如陈鸿所言,华人在美国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在美的华人也超过了五十万,但依然没被认同。“成为美国人”并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在受访人对陈鸿的各种自相矛盾的描述中,才渐渐拼凑起了一个拥有多样性的华人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人的形象。侦探片的模式无意是这个题材最合适的方法,在一块块拼凑拼图的同时,也是在借此消除刻板印象,还原一个更立体的人。导演也在片中不时调侃这种方法,提醒关注这不是侦探片,这是一部寻“人”电影。

  • 凸凸凸噗2024-01-15 23:03:32

    王颖的处女作在影像风格上就大量模仿了新浪潮电影中跳接、空镜、形同纪录片式的捕捉人物真实状态的风格,不到八十分钟的时间内囊括了从身份政治到文化习俗再到个体归属的客观采集,为观众展示在当时政局复杂的环境下华裔移民在美国社区文化当中的离散经验,也正好能拿同为处女作的肖恩贝克的《外卖》对比来看,一个是在讲中国移民在此身份的复杂性,包括在唐人街上一系列对儒家传统的刻板印象;一个是在关注来美打工的华人于美国社会的边缘写照,而王颖要做的正是借侦探探案时碎片化的拼凑过程来消除被标签化的身份困惑。

  • 字母君2022-06-14 02:45:56

    Noir for Godot,王颖早期原来这么有趣。 Steve满口"man"是不是有点刻意了?

  • 冬旅人2016-06-27 10:54:32

    “以纪录的形式展现一个mystery”(导演原话),寻找的不仅是Mr.Chan,也是 Chinese diaspora的身份问题。有很多实景拍摄,对我来说有趣的倒是可以透过片子看到八十年代初旧金山唐人街的状态。

  • 红喑2022-04-03 17:30:42

    单看片名和简介还以为是类似陈查理的侦探片……实际上是借用调查的框架,以新浪潮的语言系统组建起来的访谈纪录,奇特地形成了对美国华裔社会生态的破碎切片。那些愤懑的、迷茫的、矛盾的形形色色,他们去还原出来的不是公民凯恩,而是扭曲、拼贴、缝合起来的弗兰肯斯坦。

  • STOKE2022-07-29 16:05:56

    80年代在美国对什么是中国人的追问,依旧在2022年的中国无法得到解答。新文化运动以后对孔孟传统文化的摒弃和批判以及如今对所谓传统文化的拾起与褒奖,整整一百年过去我们依旧在什么是中国人以及什么是中国文化议题上存在着失语与无力。那些源远流长灿烂无比的东西不但没有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反倒成为了我们沉重的负担,阻碍着交流和自我认知。与其争执不休你死我活,倒不如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就像Jo永远都找不到Chan一样,你真的永远都不可能找寻到一个标签化的身份象征......

  • 零羊2013-01-05 09:22:14

    chinatown應該叫中國城還是唐人街呢,鏡頭一路掃過去,Chinatown的故事無非一個棄的故事,地方的主體無非是(雙重)賤斥的主體,abjection同ethnic management就有,杜維明那些什麼cultural china的真係左仔公知的自戀神話

  • 安静室内乐2010-11-10 15:47:47

    虽然制作班底不专业,这片子的确相当聪明。

  • cliosong2022-06-12 23:38:30

    真实地像纪录片。还是那些不怎么鲜活的东西研究起来更让人安心,人类太复杂,我玩不转。

  • 德州没有巴黎2020-01-18 10:45:39

    以寻找陈鸿为线索带出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的文化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华人在美国的边缘处境:航空工程师找不到工作只能当厨师。纪录片式的影像风格,实景拍摄呈现了80年代旧金山唐人街的真实情景,许冠杰的粤语歌曲凸显时代气息。开放式的结局,影片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陈鸿。王正方虽然在片中戏份不多却让人印象深刻。“我们这一辈子只活这一次,可怜的很啊,人一辈子只活一次,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三星半。

  • 文森2023-03-28 12:50:51

    【3.5】挺别致的,亚裔身份危机的叙述是《唐人街》式新黑片那种典型的深陷混沌的无解体验,黑白摄影(尤其是人像上)则颇有日本电影新浪潮的迷离气质。

  • 麦克斯韦2016-12-04 03:21:03

    杰作,风格上效仿早期新浪潮,从内部描绘一个美籍华裔社区,剧情上可以说是一部修正主义的陈查理侦探片电影。那个年轻的男主角说英文已经没有任何口音了,真正融入美国社会的abc

  • 沧洋_2022-08-19 03:23:08

    剪切、对白与色调都很新浪潮,俏皮话多得有点卓别林。手持摄影增加了唐人街“脏乱差”的刻板印象。唐人街的美籍华裔众生相。刻意描述一种民族文化的影片,穿插黑色电影的经典高潮配乐略显违和。独白与结局的侦探-犯人对照很像《唐人街》。关于身份与“中国味”的思考。美籍华裔的“民族性”可成为一个研究话题。(经典华人餐厅后厨:《推手》、《春光乍泄》)

  • 弗朗索瓦·哈哈2023-03-31 21:43:12

    算是对《公民凯恩》的一次拙劣模仿?借“寻人”这种套路在对不同人的询问中要找的人陈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立体,而其背后所代表的华人群体轮廓也渐渐勾勒出来,从文化属性到社会地位一应俱全。只是,表达观点的手段过于低级直接,讲述故事的方式过于杂乱无趣。

  • mecca2023-08-07 19:52:32

    7++ 10月5日,我们游行——右翼左行,左翼右行。身份之missing。

  • little-nana2021-10-27 02:57:25

    CC选片真的绝。this is a true San Francisco movie, a true Chinatown movie, a true Chinese-American movie. 1982年就有对identity的如此refreshing and cunning的呈现,后来的四十年是在做什么。。

  • 阿枣2023-01-26 18:33:14

    流畅至极的叙事,亲切有趣的叔侄侦探,上下求索华埠揭露的众生相,对移民、身份、归属、选择的直球拷问,难以想象这是80年代的作品,至今仍不过时。

  • Oceancould2022-08-26 23:14:40

    “你们不如定10月5号游行,一边走左边一边走右边。”,挺不错的,还是处女作。看的片源字幕错误很多,得认真听。

  • 夜零人2023-07-03 09:04:02

    陈鸿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唐人街只是华人在美国的租界,寻找陈鸿即是寻找华人在美国的身份认同,寻找那无形的根。一个入驻美国一百多年的华人团体,从一开始的劳工到厨师、企业家、学者……然而并没有改变他们外国人的标签。找着找着,陈鸿并没有出现,他没有公民凯恩那么神秘,他只是一种不能被标签化的中国文化,而唐人街就像那装着薛定谔的猫的箱子。

  • 石墙2022-03-02 13:38:32

    仅从语法的分歧上就能看出在美华人的尴尬,语言可能是外来者融入当地的第一关也是最后一关。

  • Hello2016-06-27 01:32:31

    取材于纪录,改编成公路,众生百态,全景风貌。

  • 宇宙超芙2023-01-11 11:11:17

    Won Ton Soup是Not Now 好像也没毛病。。。

  • 尚卢洛夫斯基2023-12-20 15:28:21

    对了解上个世纪在美华裔还是很有帮助的

  • mauvaisang_2022-12-06 12:44:10

    3.5,有关旧金山中国城Asian American的身份危机问题,台词的聪明劲(双关等等)特好。开车看到无数个自己那段和同在探讨identity问题的《克兰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 Young.C2024-07-12 23:50:21

    Chan is missing. The so called ethnic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are also missing. 黑色电影+新浪潮,王颖的导演首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无比出彩。主线在寻人,但寻找背后,是在美华人所面临的政治性的、精神和物质层面的矛盾与挣扎。

  • 2023-08-15 05:21:01

    當過美國華人的人都會明白這是一個謎,可能沒有答案也可能答案早就找到了。(說feed into stereotype的人是不是沒看懂裡面的笑話)

  • Rocky Coast2012-11-15 10:35:37

    “海外华人的思想30年一成不变,那种Stereotype看似随着社会的进步越埋越深,但其实是暴露的被接受习惯了,想出国和不了解国外中国人生活的强烈推荐看看这部电影”

  • 新月相2023-10-24 11:59:14

    套了个黑色电影的壳子,有个黑色幽默的里子,对白好玩且犀利。探讨身份和认同,展示旧金山唐人街的众生百态,正如人海茫茫中难以找到不知是主动还是被迫失踪的人,在偌大的异乡,无法认清自己是主动融入的新移民还是被迫孤立的外来者

  • 江浙沪唯一土狗2023-09-06 22:29:33

    中途突然从纪录片转到悬疑片就挺妙的,实际上missing这个词是双关的,chan也是一个符号的指代,王颖要拍的是在异国的中国人的迷失。